首先说明:题头的照片并非嘉峪关城关楼,而是嘉峪关的东闸门。城关楼的照片过宽了,放在题头不合适。嘉峪关本身是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,据说从建成到现在还从没有人攻破过,它的东闸门也是进出关隘的主要通道。
9月21日午后从张掖前往嘉峪关市,行程225公里,用时2个半小时。途中经过高台骆驼城遗址和酒泉市都没有停车,直接跑到嘉峪关市内预订的酒店。第二天(9月22日),应该是出行的第24天。上午去文殊寺看了看,没啥意思~灰黄色的山上寸草不生,半山腰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破残的庙宇和石窟,只有一座白塔还算能看。下午到了嘉峪关景区……
这还真是我第一次到嘉峪关,长城东头起点的山海关老龙头倒是去过几次。整个嘉峪关景区除了关城景区外,还有一北一南的悬臂长城景区(距离关城景区8公里)和长城第一墩景区(距离关城景区8.3公里)。我们只去看了关城景区。

酒店的大堂。



河西走廊,越往西走空气越来越干燥,好在有的酒店准备了加湿器。


傍晚出来找饭吃,出了酒店没走多远便“碰到”了这家“陕北抿节面馆”,老板是从定边过来的。

看了看店门前的介绍,就是这儿了!

刚刚坐下,老板端出了这个托盘~数了下:15种小料,外加大碗的浇头——比老北京的炸酱面可复杂多了!

一份面条只有这些,加上小料足够了。说是面条,更像饸饹,看上去混有玉米面或小米面。嚼起来还有些劲道。浇头的味道也不错。

内装也是陕北窑洞的风格。

老板端上来的面汤。
整个文殊寺的殿堂和石窟散落在成V字形的两面山坡上,各殿堂之间有木梯和木栈道相连接。我把车停在半山腰的停车场,再没往上爬,只是用长焦镜头拍了些山上的殿堂和石窟,给人感觉散乱~不好看。

文殊寺的沟外部份(祁丰乡对面)。

同上。

文殊寺的沟外部份就在祁丰乡对面120米处~对面就是祁丰乡。

文殊寺的沟外部份。

同上。

沟外部份只有这么一个大殿。

同上。

同上,唯一的大殿。从这儿的山上应该能走到沟内的庙宇和石窟。


沟内的前山部分。



80年代前,这些殿堂没人管理,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。

据说当时当地的农民放羊就把羊圈在山上的庙宇和石窟中,在其中生火取暖。

甚至有年轻人把这儿当成结婚的婚房。

在半山腰的停车场上能看到的都是前山部分。














车停在图中左下角的P.


景区大门。

我最初以为这座铜像是霍去病的雕像,放大看是冯胜(明朝开国名将,洪武28年被“赐死”)的雕像,他曾出任明太祖的征西将军清剿河西走廊的元军残部。


东闸门。













朝宗门。北京沙河上有做朝宗桥,那是明王朝去十三陵祭祖的必经之路。


光化门。


游击将军府。


将军府院内。

柔远门。





会极门。



上城的马道。



威名赫赫的嘉峪关门。




两侧城墙和角楼。

两侧城墙和角楼。

城砖剥落后的墙体,取自当地的黄土和黄沙。

那天晚上关内可能有演出,这帮艺校的孩子很早就在此热身了。


游击将军府门前多了“卫兵”。


通缉犯被官府捉拿。

原路返回。
今天就到这了。多谢观赏!
发表评论,请先 登录 │ 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