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发日期:2020-04-21
出行天数/1天
人均花费:100元
老友鸟哥,几十年的同学加兄弟,感情好得不能再好,浓烈得不能再浓烈。因为“新冠”,他一直滞留在衡阳,没有南下。而我虽已上班,但只要他召唤,总是召之必去,真正的“狐朋狗友”,呵呵。昨天晚上,他兴致勃勃地给我发了段荫家堂、佘湖山的视频,约我今日出游,我自然是欣然应约。 早上九点,我们驱车出发。第一站,我们去荫家堂。
今日我开车,开着我的老宝。
1/ 荫家堂,目睹恍若回清朝
荫家堂是一座古老的住宅建筑,它坐落在邵东县杨桥乡清水村,建于清道光三年(1823年),距今187年。大屋坐北朝南,依山傍水,环境幽雅,屋前远立凤凰山,正对开阔的田垄,田垄那边是湘江支流蒸水河在缓缓流淌。荫家堂由清代富商申承逑兄弟修建,坐北朝南,纵深四进,横列为十一排,面宽125.4米,进深67.86米,占地面积8500余平方米,主体建筑为砖瓦结构,屋墙全部用青砖砌成,有正屋108间,杂屋四十间,天井44个,圆木柱156根,现存木雕、石刻、彩绘等建筑装饰十分丰富,是一座体量庞大,布局严谨的湘西南民居建筑,也是国内现存面积最大的清代连体古民居建筑群,堪称南方的“乔家大院”,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文化大革命和大炼钢时期遭到严重破坏,如今已修缮一新。 “凤凰山下蒸水流,慕名走近荫家堂,砖墙雕棂覆青瓦,目睹恍若回清朝。”在微风细雨中,我们在杨桥下高速,再根据导航,在乡道上行驶了大约两公里路,就来到了荫家堂前。可惜的是,因为“新冠”,大门紧闭,我们只好在荫家堂的外边观赏游览。
在奥维互动地图上看到的荫家堂。荫家堂在当地也被称为“108间房”,108间房子分成十一排,整齐排列,每排房子又相互连成一片,中间的堂屋成了名副其实的轴心,从空中看,像一座四四方方的城堡,里面状如迷宫,走廊、暗弄、天井纵横交错。
到达杨桥时,漫天的雨丝已经住脚,但天上仍是布满了乌云。
荫家堂的大门紧闭,心里不免有些失落。
大院里人不多,都是些留守的老人。见我们到来,纷纷上前推销她们的农家土特产。
占据了“有利地形”的老奶奶,笑得脸上像开了花儿。
门头上雕花的木梁柱。
侧门边的猫洞。
透过外墙的窗棂,我用镜头捕捉到了老屋的沧桑。
荫家堂老屋两头的厢房,也是大门紧闭。
墙头用方砖砌成的窗格。
从荫家堂大院的那头走到这头,门都是闭着的。大院前面,和许多老宅一样,都有一口水塘,我转身走向塘埂,再来看看荫家堂。
整个荫家堂的外来游客就只有我们,我的老宝静静地停在门前。
塘埂上有棵毛桃树,缀满了果实。
隔着水塘,正面来一张。
听闻这个大院里鼎盛时期住了三百多人,如今都已搬出,但仍可以感受到当年的生活气息。
透过门鏠,可以看到里边是门对着门, 整齐排列。
荫家堂大院的背后。
从屋后透过窗棂看布局严谨的天井。
转头回来,我拍下了这几位闲静安祥的老人。
从侧门回到屋前,我再次认真细致地打量瞻仰这栋饱经沧桑的老屋。
门前冷落,但可见昔日辉煌。
这几个雕刻精美的窗户应该是老物件了,分别雕着“福、禄、寿、喜”。
安闭恬淡平和的老人。
大门的门槛石上也雕刻着花,几枝梅花数只喜鹊,应该是喻意“喜上眉梢”。
左右两边门墩上雕刻着一对麒麟。
门前是一方水塘,水塘那边是一片稻田,再过去是蒸水,远处云遮雾绕的是佘湖山。
青砖、青瓦、灰褐色的木门、雕刻着花草的木窗、雕刻着各种动物的大理石柱脚、长着青苔的天井、被坐得光滑如镜的石墩……所有的一切,都留有被岁月抚摸过的痕迹,目睹之后,竟然恍若回到清代。
2/ 佘湖山,云起好似临仙境
离开荫家堂,已经是中午时分,我们驱车前往佘湖山。途中,经过佘田桥镇,这儿的豆腐以鲜嫩出名,可惜来去匆匆,我们只是在小镇上草草地解决了一下中餐,有机会,下次再来品尝这儿的美食。 千古名山佘湖山,位于邵东县佘田桥镇湖山村境内,方圆不过十数公里,海拔496米,山形如彩凤静卧,故曾名“凤凰山”。因与蒸水源头之一的堡面前大云山一脉相连,翘首相望,形如伉俪,亦称“云山”、“小云山”。佘田桥《佘氏家谱》记载表明,唐高宗武德二年(619年)佘朝奉(号湖山)自山西雁门迁徙到此,不久就以其号将“小云山”改为佘湖山沿用至今。佘湖山,山秀、水美、林幽、石奇,自然景观丰富多彩,人文景观历史厚重,生物景观珍稀宝贵,是集宗教、生态、文化、山岳于一体的旅游胜地。 “佘湖山形如凤头,千年古道觅仙踪。兄弟相约登高处,云起好似临仙境”。今天天空不作美,淫雨霏霏,我们只好驱车一路向上向上再向上,把车开上了山顶。
路过蒸水河,这条衡阳人民的母亲河,在这儿,还只是一条小河。
晒晒这对憨态可掬的小和尚。
佘湖山生态旅游公园到了。
盘山公路旁的千年古道。
路边看到的指示牌,可惜雨雾朦胧,我们只好一路向上到山顶。
山顶云霖寺下停车场里的老宝。
云雾缭绕,如临仙境。
寺下坡上立有一巨石,上书“无量天尊”。
巨石后书“佘湖山原名凤凰山,其形似凤头朝南岳,吸南岳之灵气。”南岳衡山,在邵阳人心中,无疑是神山、灵山,每年前往朝拜的香客中,邵阳人颇多。
路边有一标识,银井,找寻许久未得,可能迷失在云雾当中。
文物保护单位的标识碑。
云霖寺,按道理应该是一座佛教寺庙,但来之前,却听闻这是一座道观,这是为什么呢?上网查阅之后,我才知道其中原由。相传唐玄宗李隆基和山顶“云霖寺”里供奉的道教“真人”申泰芝有一段不解之缘,玄宗亲笔御书“云霖祠庭”牌匾赐之。据史籍记载,申泰芝(686-755)为唐朝道士,字广祥,自幼天资不凡,好学深思,精通医术道法,在佘湖山修炼。唐开元二十六年(738年)八月中秋,唐玄宗梦神人告邵州云山有道人炼丹得仙,召至长安,言论契合,赐号大国师,封为“神惠妙寂灵济真人”。天宝七年(748年),泰芝辞归,玄宗亲赐灵修真人,并御书“云霖祠庭”匾额以赐之。据此可知,“云霖寺”本名“云霖祠庭”,是一座道观,应是后来接纳佛教,才形成前殿供奉申泰芝等三位真人,后殿供奉南海观音菩萨的道教、佛教并存的格局。
云遮雾绕的云霖寺。
寺中走出的,穿着单薄、瑟瑟发抖的女香客。
寺前古木虬枝横斜。
云霖寺全貌。
从云霖寺下来,我们又绕行到另一山头,想去寻觅飞来石。奈何雨雾太大,未见其踪。只好原路下山,回家去。 留有遗憾,才不遗憾。游荫家堂,遗憾的是未能入内细细品味其中厚重的历史沧桑;登佘湖山,遗憾的是未能真切领略其自然风光。为了不遗憾,我期待着“疫情”消散,海晏河清,那时候,我定会再来。
云雾之中的邵东广播电视发射塔。
发射塔半截已在云雾之中。
回望佘湖山。
发表评论,请先 登录 │ 注册